“配角”的学术人生 亦可振振有声——访袁振声
作者: 记者 杨平 学生记者 卞秀红
发布时间: 2024-04-12
新闻来源: 《天外故事》
阅读量: 1300

 

袁振声,中文教授,中共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1938年生,河北省安平县人。1964年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分配来我校任教。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社科部副主任。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 发表的论文有《论巴金小说的抒情艺术》 《论郭沫若的散文创作》 《论孙犁小说的抒情艺术》 《茅盾、巴金艺术功利观的比较》等40余篇;多篇论文被选入作家的评论集。已出版的著作有《巴金小说艺术论》 《茅盾与巴金艺术比较》《陆蠡散文选集》 《秦牧代表 作》等。其中,《巴金小说艺术论》获天津市1990年社会科学专著优秀成果三等奖。

第一次见到袁振声,他步履矫健,为人谦和,平易近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瘦”,但身板却十分硬朗。他说话声音不大,话语里透着实诚,举手投足都有学者的儒雅气质。他“实诚”却也带着“幽默劲”,一开口便把大家逗乐了。“我的人生经历非常简单,用一句话概括,我这一生都是在学校里度过的;再稍微具体一点,我大学毕业之后都是在天外任教;再具体一点的话,我相继在秦皇岛外专、河北外专、天津外专、天津外院、天津外大工作。”虽然已经76岁了,袁振声的精力还十分充沛,谈起自己的专业更是津津乐道……

“虽然我不能选择自己的工作单位,却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1964年袁振声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成绩优秀,擅长文学与写作的他,被刚刚成立不久的秦皇岛外语专科学校人事处处长“瞄上”。于是袁振声便“被选择”了,9月份来外专报到的时候还是感到“出乎意料”“莫名其妙”。起初袁振声在中文教研室讲解《文选与写作》,文选没有教材,不作为重点,只是看到报刊上的好文章就复印下来讲解;写作属于基础门类的课程,算是公共课。

在以外语为主的学校里,袁振声感觉自己就是“配角”,毕竟是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优秀学生,却到外语学校教公共课,加之当时学校条件比较差,教学参考资料也很少,心里确实有很大的落差。甚至校友聚会的时候,他都很少开口,总感觉低人一等,羞于谈自己的情况。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袁振生明白,面对现实情况,一味的失落、郁闷是无济于事的。

袁振声意识到,“虽然我不能选择自己的工作单位,却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和人生坐标,成败的关键还是在个人。生活中充满了辩证法,人往往是耽溺于安逸的环境和现状而不思进取,不会有新的追求,最终碌碌无为,平淡一生。回顾过去,恰恰是一些磕磕绊绊和现实的不如意激发了我的学术研究热情,成为我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于是,袁振声开始发奋读书、刻苦钻研。

“学术研究既是一种艰苦的过程,同时在其中有发现、有创见、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表达出来也是有着无限乐趣。”

起初,袁振声写些文艺随笔,发表在《天津日报》《今晚报》;后来在高校的学报上发表一些论文;随着时间推移,写作能力有所提高,在一些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像《天津社会科学》《河北文学》;慢慢地“野心”大了,就着眼于向全国性刊物上投稿,他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具权威性的刊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功力深厚,视野开阔,穷其年华,他发表了包括文艺随笔在内的论文45篇,出版了7本书,其中《巴金小说艺术论》《茅盾与巴金艺术比较》两本专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业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成绩的取得除了他对专业的挚爱和学术上的追求,还与他长期注重选题的新颖性和独创性,不断寻找着研究领域的“空白”息息相关。他善于思考,让艰涩的学术探索变成生机盎然的探险之旅。“论文发表、著作出版让我感受到学术研究的乐趣;专心研究、真心投入学术是一种享受。比如说,写作之中想到了一句独到之见的话语,能够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就会有着无限的乐趣。平心而论,对巴金、茅盾的研究过程以及专著的发表让我体会到付出终有回报,体会到学术研究既是一种艰苦的过程,同时在其中有发现、有创见、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表达出来是有着无限乐趣的。”

 学术是和时间赛跑的艺术

从第一篇论文《鲁迅与外国语》到专著的出版,袁振声用角度表达自己的文学观点,不断求索着“艺术的灵魂”。“文革”结束不久,研究鲁迅的人很多,他 从“鲁迅与外国语”的角度选题,阅读钻研了鲁迅的书信、杂文、著作,搜集所有谈到外语的文章,因立意新颖、材料充实,论文很快就发表在了《天津师范学院学报》上。烟波浩渺、芦苇飘荡,白洋淀乡土气息深深吸引了袁振声,他沉浸在研究孙犁秀雅隽永的写作风格中,袁振声的研究得到孙犁的肯定,这也是文学研究路上的莫大鼓励与支持。

袁振声没有停止追求的脚步,他依然以深沉的思考不断寻找着独特的视角。众所周知,郭沫若是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但袁振声却注意到郭沫若的散文写得也很好,而且很少有人研究,于是他写了《论郭沫若的散文创作》,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受,好评甚多。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视野的扩大,袁振声开始转向更有挑战性的研究。当时他感觉研究巴金的人不多,一些研究始终停留在对巴金的世界观的探讨上,但他觉得巴金作为大家有其独特的艺术追求。于是他就开始对巴金的艺术主张、艺术个性、艺术风格进行探讨,然后就发表论文,写专著。“在研究巴金的时候,我脑子里时不时地闪现出茅盾的影子,茅盾在创作上精雕细琢,很重视技巧,细节的描写也是精益求精,一些文学见解和巴金往往是相反的。两者在文学创作上具有很强的对比性,通过两者的比较,不仅能帮助我们进一步认识茅盾、巴金不同的艺术风格、特性,甚至有助于我们认识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于是就有了我后来的《茅盾巴金小说艺术比较》,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复旦大学中文系把它作为教材。这些成就的取得使自己在天津乃至国内算是小有名气吧,像在中国召开的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主办人写信邀请我参加并指定我发言。”谈起自己十年磨一剑著书立作,袁振声悠然自得,幸福感溢于言表。

袁振声的学术之路看起来是平坦的、按部就班的,可是这里面却浸透了他的汗水。学术是和时间赛跑的艺术,袁振声历经十年才完成了《茅盾与巴金艺术比较》,这部坚实的书因其理论性强,论证有力,举证恰当,分析精到,美学功底扎实,受到业界人士的肯定和赞誉。

“说实话,我一生中从未想到能取得今天的这种成就。没有外院就没有我的今天。”

袁振声坦言:“尽管你们觉得我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实际上我是比较笨的人,呆头呆脑。我只是比较勤奋。”袁振声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勤奋。

第一是勤于读书。他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刻苦读书的。无论条件多艰苦,都能够安下心来博览群书,古今中外,无所不读。真正做到了“活到老学到老”。

第二是勤于动笔。他喜欢写作,本来有可能是分配到《河北日报》,但因为秦皇岛外专需要在建校初吸纳人才,所以来到了学校。他是从小就喜欢写东西,也在中学时发表过一些东西,有什么体会就赶紧记下来,勤练笔。笔杆子是练出来的,要想有所成就,必须要多练笔、多改文。只有这样,才能出的了生花妙笔。

第三是勤于思考。他比较沉默寡言。这种沉默往往是沉于思考,散步、吃饭、睡觉的时候都爱思考。思考过多会造成失眠,他的胃口不太好,可能是思考太多的缘故。每当他想研究什么课题的时候,往往要好好思考一番,即使是睡觉时想到了什么观点也会赶紧开灯记下来。写东西本身并不难,难在思考上,动笔之前必须要深思熟虑,下笔才能水到渠成。反复的思考总会悟到前人不曾提出的新观点。“总之,我是靠勤奋起家的,本身脑子并不聪明,只有靠多动脑子、多写多读多思考,笨鸟先飞嘛。”袁振声笑着说。

袁振声在学校从事公共课教学,在“配角”的舞台上,他刻苦钻研,成就了自己事业的一片繁华。“说实话,我一生中从未想到能取得今天的这种成就。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辩证法,你是无法想象的,只有经历过才能明白。越是在安逸的生 活中越容易满足,条件的艰苦反而会激发你的斗志。没有外院很可能就没有我的今天。”

  “学术研究没有捷径,归根结底要靠个人。”

袁振声从1964年走进学校,50载风雨相依相伴,从青春年少走到了古稀之年,天外也从一穷二白走到了繁花似锦。“天外单从外观上来说,那是从‘农家院’到‘大观园’的变化;再深点看,学校的变化几乎是全方位的,从校园环境、教学设备、师资队伍到教学质量、专业设置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巨变’,周立波曾经写过《山乡巨变》,用在此处也合适。”谈到学校的发展和变化,他甚是自豪。

学校的硬件设施、教学环境越变越好,而袁振声认为天外人“艰苦创业、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一脉相承。在谈到现如今学术环境的某种浮躁时,他鼓励年轻人,“要想学术研究上取得成果,要安下心来、潜心钻研,勤于读书、勤于练笔、勤于思考。回报与付出是成正比的,学术研究没有捷径,归根结底要靠个人。春华秋实,这是普遍规律,关键是你的投入一定要足够。”“路漫漫其修远兮,汝辈将上下而求索”,唯愿更多的年轻人薪尽火传,秉承前人的学术热情和钻研精神,继往开来,不拘一格,为天外锦上添花,创办更多在全国有影响的强势学科。

袁振声一生为教学科研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他学如穿井,勤奋不息,厚积薄发,在“配角”的舞台上,用自我表达文学,振振有声,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编者语:袁振声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对巴金的研究名声斐然,然而为人却异常低调谦逊,他缄默寡言,却时刻思考。他在较为困难的环境里,却以惊人的毅力穷波讨源,于无声之处响惊雷;他功成名就却虚怀若谷,于凡尘生活中怡然自得。他真诚直率,敢于坦言内心曾经的郁闷,迷茫,更给予年轻人殷殷期盼。与其说他是在给我们讲自己的往事,不如说我们在听一段励志的故事,那满满的正能量正是无数天外人一脉相承的精神坐标。

从袁振声的谈话中,我们感悟到的是无法丈量的精神力量。与之瘦弱的身体相映下,我们更明白知识分子的责任和担当。五十年的荏苒岁月,斑驳的不只有红墙白瓦,还有与其同舟共济的一代元老;半个世纪的天马行空,辉煌的不只是熠熠闪光的学术著作,更是天外求索不息的开拓创新之征程。袁振声平和坚定、豁朗达观的人生态度让人感动,矢志不渝、执着前行的精神更让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