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头实干勤翻译 潜耕默耘育栋梁——访潘稼民
作者: 记者 杨平 学生记者 卞秀红
发布时间: 2024-04-12
新闻来源: 《天外故事》
阅读量: 1281

潘稼民,俄语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30年生,湖南省平江县人。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外专。先后在中央轻工业部、北京外国语学院、天津财经学院及我校任俄语翻译和教师。曾任西语系副主任。长期从事教学和翻译工作,在俄罗斯语言文学的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有一定的研究。译有《巨蟒》《俄罗斯作家的故事》(上、下册) 《天地有正义》 (上卷,又名《父亲》,曾获1991年国家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 《俄罗斯民间故事精粹》等作品。其中《巨蟒》是乌克兰19世纪伟大民主主义作家伊凡·弗兰科的代表作,他是世界和平理事会1956年推介纪念的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俄罗斯民间故事精粹》得到有关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2001年12月潘稼民被中国译协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

我们如约来到潘教授家,他早已等候多时。潘老精神矍铄,眉宇间一派乐观祥和。潘宅面积不大,一尘不染。靠墙立着数座书架,书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春日午后的阳光洒落书桌一层金黄,书桌上摆放着《宋词》,他笑着说:活到老学到老嘛。

几经辗转 落脚外院

“稼民”意为“庄稼汉,农民”,世代知识分子的家庭以此寄托一个朴素盼望,希望他做个农民;而历史却让他走上了另一条道路,俄语翻译和教学的道路。

社会原因,时代际遇让潘稼民选择了俄语专业,他的勤奋使他在学习上一帆风顺。1952年从哈尔滨外语专科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轻工业部当翻译。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一年多,他向往三尺讲台、陋室书斋,更喜欢外语学府的学术环境,就向上级提出希望从事教学工作,上级批准了他的请求。执教多年后,他几经辗转,于1974年调到学校。

筚路蓝缕 奋力开拓

1974年为适应国家对外语人才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天津外专,并改名天津外院,“天外”在风风雨雨中走上自己的征程。

作为天外初创时首批俄语教师之一,潘稼民回忆道,在某种程度上,那时的学校是当时国家的缩影。教学条件比较艰苦,经济来源拮据,教学设备简陋。物质条件的紧张还属其次,关键是师资力量不强,没有外国教员。教师来自四面八方,水平参差不齐。就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经过缜密探索,不断磨合,互相扶持,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俄语教学工作,才慢慢走上轨道;随后又转入翻译领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期间潘稼民成为我校第一名俄语教授。

1990年潘稼民退休,此后的24年里他仍继续从事着俄语翻译。他常说:“人活在世上只索取不行,还要有所给予,这样心里才能真正的舒坦。我搞翻译不觉得枯燥勉强,因为这是我的‘老本行’,能继续翻译、继续工作,我感到很享受、很幸福。”讲到学校俄语专业现在的发展,他洋溢着自豪的神情。在老一辈和新一代俄语人的奋斗下,俄语专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到如今招收博士生,豪迈地走向新的境界。他说:“这是学校上下同心、自强不息精神一脉相承的结果,让人感到振奋,感到自豪。”他在学校2014年新春年会上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国家一天天富强,学校发展也随之越来越迅速,与草创时期相比不啻有天壤之别,正好似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74届俄语师生合影(第一排右二为潘稼民)

潘稼民与温宗祺合影

天道酬勤 立足中外

潘稼民为人朴质,平易近人。他常说自己年轻时又矮又笨,土里土气,经济条件也不好,别人去跳舞游乐,他却一个人关在房里攻读,徜徉在知识的世界里。他说:“先是喜爱,慢慢变成了习惯,以后就离不开啦!”孔子为《韶》乐而“三月不知肉味”,而潘稼民也是一天都离不开书。

潘稼民学习比较顺利,成绩尚好,主要原因在于他比较勤奋刻苦。他坚信“天道酬勤”这句至理名言。他跟我们谈到,自己的一位俄语老师因不会发卷舌音,就每天在漱口的时候反复练习,有一次竟因疲劳过度而晕厥,终于练会了这个发音。这位老师的顽强精神让潘稼民深受启发,使他认识到凡事只有脚踏实地,锲而不舍,下苦功夫,流大汗水,才能有所成就。于是他的心态多了份成熟与稳重,少了份浮躁和自得。

在翻译和教学的过程中,他与时俱进,教学相长,经常对照着优秀的译著,几十部、几十部地揣摩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他的译作,语言流畅优美,忠于原著。而在这背后可以看出他知识分子朴素隽永的人文情怀和高度的敬业精神。潘稼民学习兴趣广泛,汉语的《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古今散文,都有所涉猎。他好读书,师之友之,乐此不疲,物我两忘。他语重心长地说,语言有其共性,文学也有其共性,学外语搞翻译,要学好母语,这样才能相互沟通,相辅相成,左右逢源,相得益彰。

坦言“遗憾” 寄语学校

作为学人,潘稼民回顾平生,深感自己才疏学浅,无所作为,引以为憾事。这真情的流露让人动容,对于在科教道路上迈进的青年人,是具有警策意义的。他强调:学问是最公正、最客观的东西,我们不能浅尝辄止,一曝十寒,更不能投机取巧。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要一点一滴地积累。只要是符合社会需要的,引发自己兴趣爱好的课题,不妨切磋琢磨之。

最后,潘稼民祝愿学校“乘风破浪,奋勇前进”,希望年轻人自强不息,乘着社会形势的大好东风,直挂云帆济沧海。

编者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潘稼民毕生辛勤耕耘在俄语翻译和教学的沃土上。他性情耿直,不巧言令色;他自知浅陋,低调做人。他爱学术,在翻译的道路上以勤为灯,以梦为马;他爱教学,在三尺讲台上,兢兢业业,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他的拼搏与梦想播撒在岁月里、生命中,他的敬业和心血镌刻在讲台上、译著里。他一生勤奋,努力攀登,年高而不失谦抑,平庸而知奋勉。他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值得称道的!希望青年学子能从他的经历中有所借鉴,转益多师,博采众长,超越前人,使天外精神薪火相传,发扬光大。